您好,欢迎来到 德孝泉! 去首页
查看全部
    0 已选0
    0

    我的积分

    0

    优惠券

    已领取的优惠券

    再不规划养老就晚了

        实际上,近年来,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聚焦养老话题,并提出包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等一系列措施。国家强力关注养老的背后,是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加剧——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.41亿人,占总人口17.3%。而到2050年前后,预计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.87亿,占总人口的34.9%。

       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,近年来,养老话题俨然已经成为备受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。

     值得注意的是,这代年轻人对晚年生活的预期和他们的长辈也完全不同:所谓“养老”,不止是简单的吃饱喝足、儿女绕膝,而是有尊严和有品质地生活,例如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、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,甚至不必麻烦子女等。也正因如此,他们对于养老的标准也相应高出很多。就像上述报告里提到的,受访者认为舒适养老需要180万元;还有机构的调查显示,31.03%95后认为,需要500万元以上才够养老,其中目前月收入3万元以上的,77.78%的人群也都认为需要500万元以上。

      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。但遗憾的是,却没有多少人在为了这个目标而认真准备。《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》的受访年轻人中,为了这个目标开始为养老退休存钱的人,连受访者数量的一半都没有。这部分受访者计划开始储蓄的平均年龄是40岁,而他们理想的退休年龄是57岁,也就是说只有17年的时间来储备资产。

        前不久,一篇题为《社科院报告: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,专家建议年轻人尽早筹划养老投资》的新闻在网络疯传。虽然人社部旋即作出了回应,明确表示对化解未来的支付风险是有准备的,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保证的,但此类消息还是引起了大批80后、90后对养老的关注,也敲打着他们敏感、焦虑的神经。

      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,对养老未雨绸缪、提前规划才是缓解焦虑的正解。